關於「羨慕/嫉妒」

穿著黑T-shirt、黑長褲的Sasha走進我的工作室,她告訴我:「我有個想當網紅的靈魂。有幾個我常常關注的網紅,我覺得他們都好漂亮、好會經營社群,同時又有自己的專業。我想像他們一樣,可是不知道怎麼走出第一步。」

我們走進Sasha家。打開她的衣櫥,就好像走進服裝店一樣,各種顏色、款式,訴說著衣櫥主人是個走在流行前端、也很會打扮自己的人。

這樣的衣櫥狀態,與我這兩次見到的Sasha,有著極大的落差。

「我很嚮往xx、我常常發現XXX都穿的很好看...... 」

有著這樣迷茫的Sasha,衣櫃裡面衣服很多,挑選衣服的品味也不差。然而「擁有很多卻沒有展現出來」卻是她無法「走出第一步」的原因。

「為什麼有這麼多漂亮又適合的衣服卻不穿呢?」

「平時沒做什麼,也就懶得打扮。」

「美非偶然。那些你所羨慕的人,是她採取行動、努力累積的結果。最高原則是,即便獨處時也不能馬馬虎虎。」

羨慕或嫉妒,促進我們獲得理想的特質

也許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嚮往的目標」。這個目標給予我們某種生活上、人生上的動力。在還未採取行動之前,這目標看似毫不可及;直到自己也努力之後,才發現:

「原來以前欣賞的那些氣質穿搭,在認識自己的風格後,可以經過調整,而如此適合的放在自己身上。」

這個嚮往的目標,可能是外表上,也可能是專業上。

作家Julia Cameron 說:

「嫉妒是個恨鐵不成鋼的朋友......我開始寫作後,嫉妒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革命情感。

原來嫉妒只是張面具,掩蓋我害怕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不夠用於採取行動。嫉妒永遠是掩飾害怕的面具:害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認為自己應得,卻因太害怕而不敢爭取,看到別人到手又心生挫折。追究起來,嫉妒是種匱乏的情感,容不下豐盛又多元的宇宙。嫉妒告訴我們一山不容二虎——一名詩人,一名畫家,不管你夢想成為什麼,那種人只有一個。

當我們朝著夢想前進,才發覺其實每個人都有容身之地。但嫉妒使人目光如豆、眼界變窄,看不到還有其他出入。嫉妒對我們撒的最大謊言是,嫉妒是我們唯一的選擇;奇怪的是,嫉妒剝奪了我們行動的意願,而行動卻是自由的關鍵。」

擁抱自己的特質,加以藝術性的安排,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風格

尼采曾說:「賦予個性一種風格,實在是偉大而稀有的藝術!一個人綜觀自己天性中所有的長處和弱點,並從中做出藝術性的安排,直到一切都頗具美感和理性,甚至連弱點也引人入勝。一個人就是這樣演練並運用藝術的,這裡加了不少的第二天性,那邊去掉了一點原本的天性。」

你想發展什麼樣的天性?或者說,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如何去塑造這個理想中的自己?

想像一部電影,會如何從無到有的塑造一個活生生的角色?

演員的衣著、言行、舉止、思想,都是一個角色之所以成功的關鍵。

因此,當我們希望發展某種尚未具備的天性、特質的時候,我們的衣著、言行、舉止、思想,都是值得全方位發展的面向。

如果想要成為一個有質感的人,那麼可能需要開始練習穿的有質感、言行舉止優雅、薰陶自己的美學素養。

如果想要成為一個內外兼修的人,那麼可能需要開始練習穿的有自己的味道、言行舉止讓人如沐春風、並且多充實自己、讓自己很有內涵。

如果想要成為一個很專業、很有氣場的人,可能需要開始練習穿著專業、言行舉止有架勢、實力雄厚。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主演Will Smith要塑造一個人到中年、有家庭和責任壓力、同時也上進、急於獲得成功的單身父親。當我們看他如何成功塑造角色——他的演技(言行舉止、思想)把一個角色演的活靈活現,同時他的衣著也正出色的反映、襯托了這個角色的點點滴滴。

這部電影的服裝設計師Sharen Davis是以這樣的服裝規劃來詮釋這個角色的:

「他的衣服,3套西裝、5件襯衫、6條領帶,全部裝在一個行李箱內。他的衣服很舊,但他細心保養。

他的衣服初看還算體面,但和同事一起入鏡,或與上司會面時,可以看出他的西裝質感欠佳,還有歷經風霜的長年磨損。」

在你的人生中,你希望扮演什麼角色呢?

《服裝設計之路:世界級金獎服裝設計如何深入人物靈魂,透過色彩、質地和服裝線條,打造動人角色》提到:在「鮮活呈現故事角色」這項職責上,服裝設計師的重要性被認為僅次於演員。

而奧斯卡獎當中則有一個很重要的獎項:最佳服裝設計獎(Best Costume Design)。

因此,為了取得理想特質(發展第二天性),我們必須從內內外外所有面向都去兼顧。

模仿身邊你所「嫉妒」的人,他/她的言行舉止和外在形象,是一個很棒的學習、取得理想特質的方式。

首先讓我們穿對衣服。因為穿對衣服,就進入了一半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