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風格與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我的生活有很大程度是我的藝術。若生活貧乏,作品就跟著乏味。

——Julia Cameron

曾經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採訪台灣服裝設計師陳季敏Jamei Chen的文章。Jamei Chen說:「我非常喜歡旅行,旅行時候我會住好的,吃好的,因為我覺得你必須要知道什麼是好品味,才能夠把真正的美分享給大家......覺得女性更重要的不是存款,而是自我的積累,不斷的學習生活,面對挑戰,用愛去看待妳身邊的事情,寬懷現狀、關心弱勢,懂得這個世界的脈動......當你擁有這些時,任何課題到你面前就可以迎刃而解。 所以女人一定要投資自己、豐富自己。」陳季敏說,「然後,盡力並且盡興的做最好的自己。」

風格是自我探索的旅程:旅行和閱讀是發現自我最棒的方式

旅行

在2020年我和先生去了一趟撒哈拉沙漠。

沙漠中的帳篷看守者,年老而形單影隻,不禁讓人同情:他的家人呢?在這荒蕪沙漠中,駱駝是唯一的艱難交通。在拋開文明枷鎖的無垠黃沙中,漫天繁星和孤高月亮感動著我們、破曉的太陽和夕陽餘暉感動著我們。長者雖不懂英文,卻對我們指著銀河興奮的用英文說出:「Milky way!」 轉念一想,每天擁抱日出日落、月亮和漫天繁星的他,也許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而他竟不用追逐,抬起頭就能看見和享有這些富足。

在30多年的生命中,這次旅程也是我第一次「真正的」看見日出和日落、第一次看到密密麻麻真正可稱之為「漫天繁星」的天空。回到台灣後,在沙漠中第一次被我注意到並愛上的月亮和總是與之如影隨形的那顆星星,成為我和先生每次看到都會興奮的對彼此說「你看!」的美妙隱喻。

而這次旅行對我的意義?我意識到生命苦短,最重要的東西,也許並不需要汲汲營營的追。因為:抬頭看看,也許它始終在那裡。

《旅行的藝術》裡說:「在西奈沙漠想到上帝的存在並不奇怪,這裡的高山、谷地讓人一看就明白,這不是人類的雙手得以打造出來的,這是一股巨大無比的力量,早在人類現身之前就已生成,並將延續到我們滅絕之後。路邊的花朵和快餐店就很難令人聯想到這點。」

電影《找到快樂的15種方法》中,主角Hector踏上旅程,遇到富豪商人、中國女孩、西藏喇嘛、生活在非洲的人、老朋友、舊情人 ......從不同的人物和時空中,找到「幸福」的定義,也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在旅行中,心變的寬闊,親眼看見和感受世界不同地域 文化的生活型態和個性 。這些你吸收到的文化底蘊會融入血液、表現在妳的言行舉止裡。對於美的定義會擴大,不會糾結於自己身上「不夠完美的弱點」。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你的氣質裡,藏著你度過的書,走過的路,愛過的人。

旅行的意義,其實是找回自己散落和迷失的靈魂碎片。就像電影《心靈印記》中,女主角說的一段話:「我跨越七大洋,攀登七大山,走過所有河谷,穿越廣大平原,經歷所有季節,旅行在世界各地。等我回到家時,卻驚異的發現,全世界就在我家花園裡,那一小片葉子的露珠裡。」

英國、日本、巴黎、峇里島、撒哈拉沙漠,這些旅程都讓我找到自己的一部分。

英國

英國是讓我獨立的地方。對於從小在典型威嚴父權家庭中長大的我,在英國的1年半時間,是頭腦激盪的關鍵時刻。

在父母眼中,對我最好的人生道路就是:上好的小學中學大學、出國留學、進入體面的公司、結婚生子穩妥過一生。生長在一個「體面」的家庭,和以順從長輩為主流價值的社會環境底下,我一直都算是個乖小孩,沒有什麼「出格」的想法,即便自己的想法和個性,也只能壓抑或者抱著愧疚感背著長輩偷偷進行。

在英國留學時,我發現了不一樣的天地。在學校,同一門課會有不同的教科書,每本教科書有不同的流派和體系,對於每個流派體系的介紹,到了最後通常會有「criticism(批判)」。這代表:我們需要有寬闊的思維去海納百川,同時也需要有獨立且批判性的思維去思考和評鑑。這樣的教育體制,延伸到校外,則是:我們更常聽到在英國求學的同學們在找工作時,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擺在第一個思考順位,年輕人大都已在找工作時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那是一種足夠自信的底氣和願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勇氣。而英國的個人主義文化更促進了勇敢的個人追求:尊重個人選擇,不問隱私、不評論,只談天氣是一種紳士之道。

我記起我曾經在網路上看到:歐美國家的小孩在小學時學習基本的生存技能、在玩耍中找到興趣,中學時確立自己的興趣和志向,大學時期則是在培養讓興趣成為工作的技能;而亞洲國家的小孩,則是到了大學時期要搞定學習生存技能、找到興趣、並培養技能——我想正是因為時間太短任務又太多了,只有幸運的少數能夠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

也是在英國的畢業舞會上,讓我見識到了英國同學們的晚宴造型功力。儘管只是穿快時尚品牌TOPSHOP的小禮服,也因為對於場合著裝的明確認知和穿著品味,穿起來像有品味的紅毯明星;男同學們穿起正裝來更是很有007的紳士風範。反觀華人同學的畢業舞會裝扮,兩批人馬站在一起,讓我打從心裡感到難過:我們的文化中常常說輸人不輸陣,但這是一次讓我深深感到「敗下陣來」的體驗。畢業舞會結束後,我和男友(現在的老公)表達我深深的傷感之情。現在想起來,這次對於穿著的感觸也是我的「風格」之一:我真心認為穿著可以改變別人對自己——更重要的是:自己對自己的觀感和認同感。這也成為我對我的工作熱忱、認為我的工作永遠有內涵可挖掘、而對它不會膩的原因。

日本、巴黎和峇里島

在日本旅行時,當我看見日本女生從頭到腳的精緻,我就發展了每天好好保養、好好泡澡的自己;在巴黎,我發現女人的美麗不一定是精緻而十全十美的,反而是同時擁抱和歡迎自己的不完美,放大自己的優點,擁抱自己的「弱點」,甚至連「弱點」也變得引人入勝、魅力十足。巴黎女人會說「I like it when it’s not perfect.」她們知道:正是那不夠整齊的某顆牙齒、不夠黃金比例的臉型、皮膚上的小雀斑、被風吹亂的頭髮,才讓自己成為獨一無二的風景,才是別人無法模仿的風格。

在峇里島,我則認識到原始的村落不一定與美絕緣:一邊是稻田,另一邊可以是峇里島風的美麗服裝店、手工涼鞋店和手工珠寶店;我也發現,在峇里島沒有「美白」這回事,健康的古銅肌真的很美!我也找到一個更為原始本性的自己、更放開自己:相信不化妝的自然的狀態並不會失去美,更美的是,像《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的作者所言、像峇里島人那樣,總是:「Smile with liver!」

相關文章

(旅行感想)峇里島的綠

(旅行感想)巴黎的後座力

如果說巴黎是一個女人,那麼她一定是一個風情萬種的女人。

在去過巴黎前,已經看過很多關於她的評論、她的盛讚。直到那天拖著行李抵達市區,遠遠瞥見那座不知道在照片上、影片上看過幾次的鐵塔,我竟有種「I’m home.」的錯覺。

巴黎有著一種和諧的美感。巴黎的建築、綠化、街道——整個城市建設通通是經過整體規劃的,沒有許多城市常見的街景設計間互不協調的突兀感受。我看著巴黎街景幾乎毫無死角的美,看見人人衣著合身得宜,看見人與景都為各自為自己的美負責,然後達到共振,想到海明威說:「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

雖然只在巴黎短短10幾天,她卻的確「一直跟著我」了——回台灣之後,我因為巴黎的啟發,而打開了我的心中那個屬於葡萄酒、法式禮儀、西方美術史的角落。

葡萄酒

從未對酒類產生興趣的我,在巴黎餐廳看過侍酒師的專業服務後,立刻對「葡萄酒」文化產生濃厚興趣。

從巴黎回來後,我開始買葡萄酒相關的書籍來看,也常常和先生去選購葡萄酒來品嘗。對於葡萄酒的大致涉獵,讓我意識到,過去家人聚餐時,大家是怎麼暴殄天物的。之後偶爾和先生兩人自己烹煮晚餐時,也多了許多餐酒搭配的樂趣和情趣,像是紅酒搭配salami和起司,就成了我們週末電影夜的絕佳良伴和週末放鬆身心的儀式感。同樣的,偶爾工作中遇見家中堆滿酒瓶的客戶,也多了葡萄酒話題,互相推薦酒和餐酒搭配,更是建立了超越客戶關係的一種默契。

喝了一陣子葡萄酒,也開始去感受不同天性和個性的葡萄,覺得十分有趣;我的先生喜歡丹寧強勁的Carbernet Sauvignon,我則喜歡優雅細膩的Pinot Noir,當我看到關於Pinot Noir的介紹:「是主要紅葡萄品種中,公認最挑剔最難照料的品種,它對成長環境的要求較高。其品種特性不強,易隨環境而變,在良好的條件下,卻又嚴謹的結構和豐厚的口感,適合陳年。」,我就知道,喜歡的葡萄酒,其實也正反應了一個人的個性呢!

這也讓身為形象顧問的我,更堅定了在工作中事先請客戶蒐集自己喜歡的風格的想法,這能幫助我深入了解客戶——畢竟,喜歡的東西,必定是與自己內心某個部份產生了共鳴的。

西方美術史

也許你猜到了,羅浮宮是讓我愛上西方美術史的地方。

她讓我看到,「美」是相通的。

美術史中的古典主義,強調精準、精確的黃金比例,像著名的巴特農神殿,柱子若多一根則比例不和諧,少一根可能就會垮掉。不多不少剛剛好。之後的新古典主義更延續了古典主義的精神,認為簡單就是美;

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對應著形象領域中的「典雅風格」:人的五官比例均衡勻稱,接近「三庭五眼」黃金比例,氣質穩重知性,服裝上,則要求經典、簡潔、雋永、不退流行。

美術史中的巴洛克藝術,則是充滿裝飾性,強調華麗、曲線、華美,認為單純的柱子不夠好看,要在柱子上加上繁複裝飾;

巴洛克藝術,對應著形象領域的「浪漫風格」:眼波流轉、漂亮而有女人味或者如同白馬王子,服裝上,則傾向於收束腰身、凸顯身材的款式或多裝飾性的雪紡紗、荷葉邊、蝴蝶結、印花.....

美術史中的浪漫主義,是奔放的、放開做自己的,像羅浮宮最有名作品之一《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自由領導人民)》,濃墨重彩,情緒激昂。

浪漫主義,對應著形象領域的「戲劇風格」,很有個性、肢體語言豐富、存在感極強,服裝上,則表現為設計感強烈、配色醒目、材質特殊......

美術史中的寫實主義,則是歷史經歷了上述階段後而生的自然、親切、樸實。幾乎沒有任何裝飾或修飾的,呈現每一天尋常生活的平淡是真。

寫實主義,對應著形象領域的「自然風格」,輕鬆自然不造作,舒適自在的呈現人原本的韻味和不完美,服裝上,則表現為輕鬆休閒的款式、天然的材質、自然不刺激的配色。

禮儀

所謂的禮儀,在我看來跟「禮貌」有所不同。禮貌是「請」、「謝謝」、「對不起」,這些表面呈現。而「禮儀」則是在理解、尊重了彼此的界線和彼此的立場之後,更深入人心的體諒之舉。

其實早在英國行的經歷中,我就感受到英國的紳士之道,那是最觸動我的一種禮儀表現。像是兩個陌生人一前一後經過一扇門的時候,前面的人必然會為後面的人擋著門,等到後面的人「接過」門後自己檔著,前面的人才會鬆手;像是如果碰到別人的肢體,儘管只是無意的輕輕碰到,也會反射性的說「Sorry!」

小時候英文課上,老師說英國人愛聊天氣,後來才意識到這正是紳士之道的完美呈現。因為不問工作、不問收入、不問家庭背景......正是這種距離感,才讓彼此有備受尊重的感覺。

很多華人覺得禮儀是一種言行舉止,但在英國和法國的時候,我看到禮儀首先是穿著。

在重要的場合,悉心裝扮自己,是對於場合的尊重、敬重。婚喪喜慶等重要場合不必多言;儘管前往餐廳或走在路上,那也是公眾場合,餐廳的氛圍、用餐的氛圍、城市的氛圍,需要每一個人來營造。而擁有舒適的氛圍,正如聽到「請」、「謝謝」、「對不起」或受到尊重一樣,是每一個人的權利。

法式禮儀,正是現行國際禮儀的來源。從各個場合的服裝規範、到餐桌禮儀、邀請接待......它開啟我,在相處之中如何讓彼此自在舒適、賞心悅目的雷達。

李欣頻說:旅行是一種後天混血的過程。

流行文化常常說,要化「混血妝」或戴「瞳孔放大片」好讓人看起來像個混血兒。在我為沙漠之行準備時,見到網路上有人分享旅行經歷:稱讚導遊在自己與當地人發生拍照爭端的時候第一時間跳出來解圍。我想假若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對我來說,可能是剝奪了我近距離感受不同文化個性的機會。

想要獲得旅行最大的益處,我想是從規劃行程起,就開始親力親為。因為規劃行程,是與主旋律一樣動人的前奏!

書籍和電影

旅行是親身經歷自己的人生,電影和書籍是透過別人的雙腳和雙眼,體驗別人的人生。若仔細體驗和感悟,也能夠像親自經歷一樣,從中找回自己散落和迷失的靈魂碎片。

以我為例,我是如何透過書籍和電影探索自己的呢?當我看毛姆《月亮與六便士》時,發現主人公史崔克蘭可以為了自己對於藝術的熱忱,而拋棄世俗認定的成功和應當,聽從自己靈魂深處的聲音,投身創作,用盡時間和生命,終把天賦發揮的淋漓盡致;當我看卡繆《異鄉人》時,我發現大喜大悲不見得是溢於言表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處理情緒的方式;當我看《刺蝟的優雅》,我發現「優雅」可以僅存在於內心而不外顯,卻也讓我反思:何不讓內心的優雅彰顯於外在?這樣的人生該會順遂快樂許多。

這三本書也都讓我讀到「很多事情並非表面看起來的那樣」的這樣一個觀點。雖然是一句耳熟能詳的簡單道理,但當我真正沈浸於書中的情境,就有如親身經歷一樣難以忘懷。相比只是從別人口中聽到這句話而未經深思就加以接受或不接受,意義明顯不同。

書籍和電影可以讓我們讀到思想。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從中欣賞到——高貴優雅的葛蕾絲凱莉,精靈古怪的Twiggy,隨性自由的Jane Birkin,風情萬種的瑪麗蓮夢露,性感迷人的碧姬芭杜......與你有共鳴的,那可能是連自己都還未發現的,一部分的自己。

日記

記錄自己的想法、靈感、感動、喜歡的東西、不喜歡的東西。這些都是我們風格的線索。在TED演講「風格,就是人格」中,講者李瑜分享到:記錄關於自己的點點滴滴,這也是歐美時尚藝術工作者的起步。並不是懂得服裝搭配和色彩就是懂得風格,風格是經過自我覺醒的思考能力。

榮格曾說,代價最昂貴之事、亦即『人格成長』,人格成長即指「對自己持肯定態度、視自己為最嚴肅要務、明察自己一切作為、恆常審視自己作為的所有可疑處——這是多麼需要我們付出最大心力的責任。」

個人風格的探索,即個人心靈的探索。

風格的探索,是心靈的探索。一直以來我認為旅行或看電影不僅僅是「玩」或「娛樂」。因為當我們認真對待旅行或電影,它是可以帶來成長的。

《旅行,重新打造自己》裡說:「唯有擺脫平日熟悉的環境與慣常能影響自己的人、事、物,從另一個角度思考,才能清楚的理出以後的人生方向。」

旅行、看書、看電影、寫日記,面對不同的城市、人物、思想、能量,也許再經過反芻和沈澱,人會調整成不同的狀態。在這之中,我們挖掘出一個「自己」。當你知道自己是誰、你想要過著什麼樣的人生,你就知道哪些衣服屬於你。